The first china-united states library conference
               对馆藏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
                     北京图书馆  善本部 图书保护研究组
                                 杨桂华 周崇润 辜军 李景仁


                             摘     要
    本文在对我馆现存各个历史时期的图书报刊等纸质文献进行了加速老化前后的物理
性能检测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 研究了我馆现代图书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
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提出了延缓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及抢救已变质文献的对策, 为在
我国进一部开展图书保工作提供了依据, 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arge quantities of the first hand data gained from 
the damage survey to the collec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the paper  focuses  not  o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per materials deterioration and its expected 
trends,  but also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strategy for us to retard  the
deterioration and to rescue the brittle paper  material. The damage  sur-
vey  was  conducted mainly by test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to book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several historic periods. the  paper  pro-
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ook  preserva-
tion and  conservation activities. It may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defend-
ing mankind's cultural  and intellectural heritage against the ravages of
time.



              对馆藏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
    一. 前言
    近些年来, 美、英、日等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纸张耐久性的研究工作。通
过大量的研究数据, 及时调整了图书保护工作在图书馆中的位置, 有的国家已将图书保
护工作作为图书馆的工作的中心之一, 有的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图书纸张脱酸加
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 我国在图书纸张耐久性的研究和检测方面做得还
很不够。 
    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纸张材料在长期保存中抗拒外部和内部因素作用的能力, 也就是
纸张的抗老化性能, 这种抗老化性能最终表现为纸张的使用寿命。纸张的老化是一个极
其复杂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组成纸张的主要成份—纤维素的降解, 并且这种降解主要表
现为酸性降解, 所以图书纸张的化学性能如纤维素的含量、聚合度、铜价、ph值等就成
为评价图书文献纸张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纸张的聚合度大小, 就表现出纸张纤维素链的
长短或分子量的大小。纸张老化的最终结果, 实际就是纸张纤维素的分子量下降到最低
值。因此, 纸张纤维的聚合度越大,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 下降至最低值所需的时间就
越长, 纸张的耐久性就越好。综上所述, 纸张的化学性能是纸张抗老化性能的内部的决
定因素, 在纸张耐久性的研究中, 应将纸张的聚合度、铜价、纤维素含量、酸性等化学
指标做为重点检测项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对图书文献进行化学检测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情, 这不仅因为化学检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更为难办的是, 这种检测所需纸
样的量是巨大的, 这对图书保管部门来说一般都难以解决。令人欣慰的是, 纸张的机械
性能为我们研究其老化性能提供了较为简单直观的方法。因为衡量图书文献纸张寿命是
否到达了终点, 也就是判断其是否还能被保存和使用, 只要测定其是否还具有一定的机
械强度就可以了。可以说纸张的机械强度是衡量纸张耐久性的最直观最根本的标准, 它
是纸张各项内部因素的综合表现。在纸张各项机械性能中, 耐折度是一项最具代表性的
指标, 它反映了纸张纤维的长度, 纤维的强度, 柔韧性等。我国造纸部门根据纸张的耐
折度, 将纸张的耐久性分为三大类: 耐折度在 100次以上为坚固纸, 耐折度在20-100次
为欠坚固纸, 耐折度在20次以下为不坚固纸。有的国家也根据纸张的耐折度来划分纸张
的耐久性: 耐折度在1000次以上为高强度纸, 耐折度在300-1000次为中强度纸, 耐折度
在50-300次为低强度纸, 耐折度在10-50 次为短寿命纸, 耐折度在2-10次为低劣纸, 耐
折度低于 1次为无使用价值纸, 耐折度低于0.1次为易碎纸。 
    近来, 我们对馆藏图书文献纸张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和检测, 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
检测数据, 初步掌握了我馆及我国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现状, 报告如下。
    二. 馆藏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组组成专门课题组对我馆本世纪各个历史时期出版的图书报刊纸张进行了抽样检
测, 检测项目包括图书报刊纸张的耐折度、耐拉力、撕裂度和白度, 同时, 还进行了摄
氏温度105 度条件下3 天、6 天、12天的加速老化试验, 以便预测图书文献纸张的老化
变质的发展趋势。共测试纸样4000条个, 纸种数十种, 取得了大量的数据, 其结果见表
一、表二。
    从表一可以看出, 20-40 年代的报纸的耐折度在1.8-4.2 范围内,属于低劣纸; 50
-80 年代的报纸耐折度, 除70年代高于100 次, 其它年代均低于50次, 属欠坚固纸或短
寿命纸。 
    从表二可以看出, 20-40 年代的图书纸张耐折度平均11.3次, 属不坚固纸;  50  -
80 年代的图书纸张平均79.0次, 属欠坚固纸或低强度纸; 其中耐折度低于 50 次的占
85% 以上; 低于10次的占23% , 这部分图书纸张已经严重脆化, 处于即将毁灭的状态。
    从表一和表二的加速老化数据可以看出, 图书文献纸张的耐久性25年后将下降 40-
50%, 按照这样的老化速率, 25年后将有40% 的报纸耐折度将低于2 次, 60%的图书纸张
的耐折度将低于10次, 成为低劣纸或不坚固纸; 50年后, 有30% 的图书报纸将毁于自身
的老化过程之中。 
    通过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 馆藏图书报刊等文献目前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老化状态,
 特别是40年代以前的文献纸张老化程度尤为严重, 有的已经不能进行流通借阅,  若不
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 抢救和延缓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的对策
    现代研究证明, 影响文献纸张老化变质速度的内因主要是纸张本身所具有的抗老化
能力, 即耐久性。高耐久性纸张一般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纸张纤维质量高; 二是纸
张呈中性或弱碱性; 外因主要指环境因素, 如温湿度、环境空气质量等。因此, 延缓图
书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 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但对于严重老化变质的图书文献纸
张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抢救性保护, 其中包括缩微,脱酸和加固等。 
     1. 提高文献纸张的耐久性
    文献纸张的耐久性是影响图书纸张老化变质速率的内在因素, 因此为了延长文献纸
张的寿命, 延缓其老化速度, 就必须提高文献纸张的耐久性。近年来, 高耐久性文献纸
张的研制与生产发展很快, 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已有50% 以上的文献采用
高耐久性纸张印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已经制定了高耐久性文献纸张的国际标准。
    我国耐久性纸张的研制与生产也已经开始起步, 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 目前还
没有批量用于图书文献的印刷。因此建议在耐久纸张的研制与生产方面, 文化部门与造
纸部门要通力合作, 国家也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使我国耐久性纸张的生产更快地发
展起来, 以利于提高我国馆藏文献纸张的耐久性。 
     2. 对严重脆化的文献进行复制
    文献的复制是文献的再生性保护的措施, 特别是对那些严重脆化已回天无力的文献
采用复制手段制成复制品保存, 这是目前保护文献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献的复制一般采
用缩微照相的方法, 也有的采用复印、光盘存储等方法。文献的复制品还可以再行复制,
 可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我国一般的大中型图书馆都开展了文献的复制工作,  我馆的
文献复制工作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为图书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开展图书纸张的脱酸加固工作 
    现代研究证明, 酸是加速文献纸张老化变质的重要因素, 它直接导致纸张纤维素降
解。检测证明, 现代馆藏纸张大多都呈酸性, 特别是本世纪前半期的文献纸张酸性更为
严重, 因此脱酸是延缓这部分图书文献老化变质速率的重要措施。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
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脱酸工作, 但目前的脱酸方法具有成本高、操作复杂、环境污染
等问题, 在我国短期内还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们认为,我国应着手研究成本低、 操
作简单、无环境污染, 适合我国国情的脱酸加固方法在图书馆推广。
     4. 搞好图书馆建设, 改善馆藏环境质量
    馆藏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文献纸张老化变质速度, 藏书质量高, 就可成倍
延长图书文献的典藏和使用寿命。
    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都拨出了大量的经费建设新馆, 改造老馆, 大大改善了图书馆
的藏书环境。特别是我馆新馆1987年建成后, 藏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基本上杜绝了虫
霉的严重危害, 温湿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多数图书馆的环
境条件还不尽如人意, 有的图书馆环境条件还相当恶劣, 给图书的保护造成了相当的困
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藏书环境的质量, 应该制定藏书环境质量标准, 不仅要控制好藏书
环境的温湿度, 还要对空气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 以利于图书的保护。 
     5. 制定文献保护技术标准, 使图书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文献保护标准化工作目前在我国已经开展起来, 在全国文标会设立了文献保护技术
标准化分会(第十分会),已经开始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今后各级主管部门还要在人力物
力上对文献保护标准化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 进一步促进文献保护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
不断地将文献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6. 增加图书保护专项经费
    图书保护经费是图书保护工作必要的物质条件, 开展图书保护技术研究, 推广图书
保护技术成果, 建立图书保护机构, 培训图书保干部, 制定图书保护标准, 改善图书保
管环境条件等等都要有足够的经费保证, 国家和主管部门应加大图书保护经费的投入 ,
以保证图书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真.文献保护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2. 李景仁.藏书损毁现状及趋势的调研.图书馆界,1992.

    作者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单位
杨桂华        女          50      馆员     北图    
周崇润        男          38      馆员     北图    
辜  军        女          28      馆员     北图    
李景仁        男          51      馆员     北图    


  
         表 1:       报纸纸张物理性能表
  
┌────┬──────────┬──────────┬──────────┬──────────┐
│    项目│   耐  折  度 (次)  │  抗 张 强  度 (牛) │   撕  裂  度 (g)   │    白     度 (%)  │
│        ├──────────┼──────────┼──────────┼──────────┤
│年代    │ 0    72  144  228  │ 0    72  144  288  │ 0   72   144  288  │                    │
├────┼──────────┼──────────┼──────────┼──────────┤
│   20   │2.8  1.2  0.9  0.5  │15.3 12.8 11.3 11.1 │8.0  7.0  6.0  5.2  │29.5 28.2 26.6 24.8 │
├────┼──────────┼──────────┼──────────┼──────────┤
│   30   │1.8  1.0  0.6  0.4  │13.3 11.5 10.9 9.4  │6.5  4.8  4.5  4.1  │27.4 25.3 24.4 23.3 │
├────┼──────────┼──────────┼──────────┼──────────┤
│   40   │4.2  2.1  0.8  0.5  │14.5 13.0 12.6 10.1 │6.8  5.0  4.3  3.5  │29.5 28.2 26.6 24.8 │
├────┼──────────┼──────────┼──────────┼──────────┤
│   50   │41.2 35.7 28.9 21.3 │14.3 13.6 13.3 10.9 │34.7 32.5 24.5 20.0 │34.3 33.4 32.6 31.5 │
├────┼──────────┼──────────┼──────────┼──────────┤
│   60   │17.9 7.2  4.7  2.0  │18.8 16.7 16.3 14.4 │13.8 11.5 10.8 9.8  │32.9 31.4 31.3 28.4 │
├────┼──────────┼──────────┼──────────┼──────────┤
│   70   │166. 112. 55.9 29.6 │184. 30.0 24.4 24.0 │25.0 20.0 19.0 16.0 │50.5 46.9 46.0 45.9 │
├────┼──────────┼──────────┼──────────┼──────────┤
│   80   │25.9 11.9 8.2  3.9  │19.1 18.8 16.9 16.0 │14.0 13.4 12.6 11.5 │50.1 42.6 41.5 36.6 │
└────┴──────────┴──────────┴──────────┴──────────┘
 

      表 2:      图书纸张物理性能表
┌────┬──────────┬──────────┬──────────┬──────────┐
│    项目│  耐  折  度 (次)   │  抗  张  强  度(牛)│  撕  裂  度  (g)   │    白     度  (%) │
│        ├──────────┼──────────┼──────────┼──────────┤
│年代    │ 0   72   144  288  │ 0   72   144  288  │ 0   72   144  288  │ 0   72   144  288  │
├────┼──────────┼──────────┼──────────┼──────────┤
│   10   │10.6 5.4  1.8  1.5  │7.4  7.1  6.3  4.5  │7.0  6.2  4.3  3.7  │35.0 31.3 29.6 27.4 │
├────┼──────────┼──────────┼──────────┼──────────┤
│   20   │20.7 15.1 13.0 8.3  │16.5 15.9 13.7 12.1 │11.5 10.3 8.6  7.3  │44.0 40.6 40.4 38.4 │
├────┼──────────┼──────────┼──────────┼──────────┤
│   30   │6.7  3.2  2.6  2.1  │16.1 14.9 14.1 12.5 │7.6  6.1  4.7  4.4  │42.1 38.9 38.0 36.2 │
├────┼──────────┼──────────┼──────────┼──────────┤
│   40   │2.6  1.7  1.5  1.3  │13.2 11.1 9.5  7.5  │8.0  7.9  5.3  4.0  │35.0 31.6 29.7 27.3 │
├────┼──────────┼──────────┼──────────┼──────────┤
│   50   │30.2 12.3 8.3  4.0  │20.2 18.5 17.8 16.1 │24.1 24.1 17.7 14.3 │43.8 41.9 40.5 38.1 │
├────┼──────────┼──────────┼──────────┼──────────┤
│   60   │17.9 7.1  5.0  2.6  │20.4 17.9 17.1 14.5 │21.3 16.6 14.1 10.6 │43.8 41.2 40.5 39.3 │
├────┼──────────┼──────────┼──────────┼──────────┤
│   70   │67.5 36.3 18.9 6.9  │20.5 19.8 19.1 17.8 │19.6 17.4 14.4 11.7 │47.1 43.9 43.2 39.3 │
├────┼──────────┼──────────┼──────────┼──────────┤
│   80   │65.4 31.5 19.8 14.8 │20.9 19.8 19.3 18.4 │21.9 14.1 12.6 8.7  │49.0 44.7 44.1 41.2 │
└────┴──────────┴──────────┴──────────┴──────────┘
 
conference papers conference reports Images WWW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