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china-united states library conference

中美图书馆界扩大交流合作走向21世纪

李 明 华

(杭州图书馆,中国)

摘 要

中美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已有近百年历史。在20~30年代,这种交流促进了中国近代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1973年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率代表团访美至今,特别是中国改革 开放潮的推动,两国图书馆界的交流频繁而富有成效,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交流过程 中有10件大事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中美图书馆界各有长处和特点,加强交流与合作 有着广阔的领域和良好的前景。本着“面向未来,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双向交流,加强 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政府间和民间的合作与交流并进,在文献、图书馆技术、理 论、人员、出版及国际机构、国际会议等广泛的领域扩大交流与合作,必将有利于两国图 书馆事业的发展,一起走向更加繁荣进步的21世纪。

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99年,韦棣华女士(M.E.Wood,1862-1931) 这位中学毕业后在纽约州巴塔维亚市图书馆任职的女图书馆员来到中国探望其弟弟,从此 开始了把美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教育的经验向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两国图书馆界交流的 历程。此后,她于1910年在武昌创办“文华公书林”(Boone Library),1920年创办文华大 学图书科,发展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她先后派沈祖荣、胡庆生到美国学习图书馆 学,开辟了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技术和管理之先河。

在20年代至30年代的十多年间,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结果,洪有 丰、李小缘、袁同礼、刘国钧、裘开明、王重民等相继赴美学习图书馆学或在图书馆中工 作,他们中的许多人回国后成为在中国图书馆界极具影响的泰斗,有的毕生在美国从事图 书馆工作,成绩卓著。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出版了一批图书馆学专著,近代图书馆学思 想,图书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图书馆技术及图书馆建筑形制,都从美国传到中国。 对推动近代图书馆发展起了很大影响的“新图书馆运动”,就是接受了美国图书馆学之后 兴起的。中国的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刊物,基本上都是接受了美国图书馆 界的影响而创办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办得较好的大学图书馆也是尽量仿照美国的样子。可 以说,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受到美国的影响最深。而 向美国讨教发展图书馆的办法,就是向世界上最先进的图书馆事业学习。中国在中美图书 馆界的交流中获益甚多,是国际交流十分成功的范例。至1937年日冠侵华战争爆发之前,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已有相当规模。

近20年来中美图书馆界交流的发展和成果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中断了一段不短的时间。随着1972年尼克松总 统访华、中美关系解冻,两国图书馆界立即迅速恢复了交流。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应美国 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往美国访问和第一个正式代表团是以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为团 长的中国图书馆代表团。由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和安排,代表团一行8人参观了华盛 顿、纽约等地的45个图书馆及情报资料出版机构。中美图书馆界交流的大门重新打开了。 中国图书馆界的代表飞过大洋到达地球那半边看一看之后大开眼界。他们回国后向北京图 书馆界所作的报告着重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情况,这在以后起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刘国钧教授于197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办的刊物《图书 馆工作》的创刊号上发表文章,介绍美国图书馆的“马尔克计划”(MARC)。这在当时也 是非常不容易的和富有远见的。

中国的开放潮推动了交流潮。1979年在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中,美方提出互派图书馆代 表团访问,得到中方的积极响应。此后两国图书馆界的交流十分频繁。中国图书馆学会、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及部分省市的行政主管部门,或某个图书馆,组团或派代表访美;选 派或自费到美国留学学习图书馆学的人日益增多;交流学者也不断出现在美国的一些图书 馆内。同时,美国国会图书馆副馆长W.韦尔什于1979年和1984年两度率团访问中国。每年 有许多美国图书馆界的代表团、大学图书馆馆长、馆员来华访问,美国图书馆协会也派代 表团来访。两国图书馆界还合作举办了业务研讨会。

20多年来,中美图书馆界的交往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两国图书馆界这20多年的交流是成功的、富有实效的,对双方 都十分有益。在中国引起广泛影响的十件大事是:
  1. 根据1972年2月27日中美上海公报的精神,应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中国 图书馆代表团于1973年9月27日到11月4日在美国进行专业访问,受到很高的礼遇,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2. 美国于1979年11月15日至19日举行图书馆和情报工作白宫会议,卡特总统作了“照 亮道路”的书面发言,之后卡特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图书馆的咨文,在中国图书馆 界广为传播。
  3. 上海-旧金山友谊图书馆于1986年11月15日开馆,上海市长江泽民和顾问汪道涵与 专程来沪的旧金山市长黛安·法因斯坦共同为这座友谊图书馆剪彩。
  4. P.巴特勒关于“知识的收集及其传递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基本使命”的论述在中 国被广泛介绍。J.H.谢拉的《图书馆学引论》中译本于1986年在中国出版。F.W.兰开斯特 的《走向无纸情报社会》、《情报检索系统 特性、试验与评价》及《电子时代的图书 馆和图书馆员》中译本出版。
  5. 中国图书馆学会和美国国际交流署联合举办“图书馆业务研讨会”,于1980年3月29 日在北京开幕,4月9日至12日在上海继续举行。中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300名图书馆员在两 地参加了业务研讨会。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编印了《美国图书馆学专家讲演集》,广泛进行 了交流。内容包括耶鲁大学图书馆馆长拉·罗杰斯博士和美国图书馆资源委员会主席 华·哈斯博士的讲学内容及问题讨论与答问。
  6. 国会图书馆MARC计划的实施,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的进展,及其对全美以至其他国家 和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引起中国同行的极大兴趣,同时还注意到MARC的格 式,以及书目数据、Bibio File光盘的发行及利用。
  7. 中国图书馆界于1980年起即通过DIALOG、ORBIT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广大用户进行检 索服务,使得美国的COMPENDEX(Ei)、CAS、CAB、MEDELARS、INSPEC等数十种数据库被中 国学术界和科技界所熟知和利用。
  8.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系统 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被中国图书馆界广泛介 绍和推崇。中国学者不断注视着它的新进展,它的组成、服务、管理、发展与成功,成为 中国图书馆界向往的一种模式。OCLC在中国找到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 长李华伟博士成为中国图书馆界熟知的一位杰出人物。
  9. 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俗称全美“信息高速公路”,及计算机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成为中国图书馆界和信息业近年来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并对中国图书馆和信 息系统的发展规划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加紧了全国科教网的建设。已有不少图书馆的计 算机系统与Internet相联,从而会对整个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产生持久的影响。
  10. 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于1995年6月“授予庄守经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杰出服务 奖,以表彰其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中的杰出领导和优异成就,及其在促进中美图书馆 员交流事业上的特殊贡献。”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委 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前馆长庄守经获得这一荣誉,为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史和友 谊史谱写了新的一页。
展望未来:面向21世纪的合作与交流

中美图书馆界各有特点和长处,相互加强合作,扩大交流,对于两国图书馆事业的发 展以至对全世界的图书馆界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图书馆界不但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 富的文献资源,而且有着巨大的人才资源。中国图书馆界在近几十年时间里按照自己的国 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中国的经济和教育、科学、文 化事业都处于上升态势,具有极大潜力。展望未来,中国图书馆界在跨入新世纪时将进入 更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对世界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也必将 推动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中美图书馆界本着“面向未来,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双向交流,加强合作,资源共 享”的原则,在许多领域里有着广泛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前景。

  1. 政府间的与民间的合作和交流并进。有必要从长远考虑,面向21世纪,存在着许多 共同的利益和共同关心的问题,需要扩大交流渠道,增进合作。由两国政府继续关注图书 馆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及年度执行计划,是必要的。政府要为进一 步发展两国图书馆界的联系和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
    中国图书馆学会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及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可建立更为经常的联系 与磋商,共同拟定交流与合作计划,组织和鼓励更多的互访及合作研究项目的实施。
    每隔一年举行一次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必定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可轮流在中国和美 国的某一城市举行。

  2. 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3. 文献交换与藏书保存。

  4. 理论研究与交流。

  5. 人员交流及教育培训。

  6. 刊物及著作的交流与翻译出版。

  7. 在国际机构、国际会议上加强合作。

20世纪转瞬即逝。韦棣华女士来华100周年纪念日亦将来临。当我们一起走向21世纪的 时候,作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社会文化机构和全球信息存取网络的图书馆,作为超越时空 交流和全球信息存取桥梁的图书馆员,中美两国图书馆界都深感自己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肩 负的历史责任之重大,一定能高瞻远瞩,扩大交流与合作,共同把更加繁荣和进步的图书 馆事业带到新世纪。中美图书馆界合作与交流的第二个100周必将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有 利于增进两国的友谊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96-03-31


参考文献

  1. 图书馆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 张帆.国际交流.见:张白影等主编.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547-616
  3. 石新生.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国图书馆前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1):5-7
  4. 陈朝晖.如何通过Internet网络检索国外数据库.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5(6):33-37
  5. 纪昭民,陈源蒸.我国情报检索的回顾与展望。图书馆通讯,1989(3):15-27
  6. 朱强,吴 希.庄守经副理事长荣获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杰出服务奖”.中国图书 馆学会工作通讯,1995(5):15
  7. J.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272

conference papers conference reports Images WWW links